“捧气贯顶法”答疑 (3)
余 洋
"起式"动作讲解
(38)怎样做好“翘掌”这个动作?
一开始这个翘掌看来很简单,表面上看就是这么一转、一翘掌就完了,其实并非这么简单。按照姿势要求,一开始我们是自然站立,两个手心在腿侧放着,手心向着腿的,虎口向前的。
翘掌的时候,这个动作姿势要领是:
1)、把掌心从向内转向后。这个转向后的时候,不是仅手腕子转,连整个胳膊都要转。
2)、这个转的时候,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转,手腕子一翻就完了,而把整个臂放松,意念想一下小手指,(定住神门,容易安静),然后肩带着向后一转;
3)、不能就这样一拧,再转过来,要整个手臂、手掌整体的转四分之一个圆,然后翘掌。
4) 、翘掌时,肘关节要下垂放松,手腕不能不能出力,好象有个小人在下丹田用线在抻动肩关节这样转,抻动腕关节,再翘掌。
这个动作的要领我们这样展开了,给大家讲清楚,要一步一步来。掌心向内转后,再把掌翘起来,做的时候姿势是这样做,按地拉气,要用意念一按,按到地下。
(39) “下按”,怎么说是按到地下呢?
怎么说是按到地下呢?我们练 “捧气贯顶法”是以带脉来分天地,也就是说,以带脉延伸出去就是天地交合处。带脉以下为地,带脉以上为天。或者把人体看着是一棵树,带脉就是地面,带脉以下的形体为树根,带脉以上为树干、树枝、树叶。因此练功时,手臂放松下垂,手掌在带脉以下翘掌下按,意念是按到了地下,按住了地下的地气。
(40) 怎样做好“拉地气”这个动作?
讲解 “拉地气”这个动作。
这样拉气,意会带动地气前推,后拉,前后动,一般是一推,一拉,一推,一拉,就完了,这是很自然的推拉动作。
1)、这是刚开始学功时这样做动作,当你稍稍练熟了一点的时候,就不是这样简单的推拉了。
这个推拉我们首先要明了,他是什么目的,推拉有时候往下一按,是要把自己的气和地底下里面的气接上。地下的气是什么?一般的人不容易理解,意念活动往往没有着落。其实地下之气也是虚空之气,按地拉气时要用意念想象手穿透地球,延伸到地球的另一端,地球的哪一面不也是天空(虚空)吗?所以不是随便一按就完了,要带着意念往下一按,按穿地球,按到了地球哪面的天空,地底下的气也到了虚空那去了,地下也好象天空那么多的气。
2)、 第二个,使自己的气能放出来和地下虚空的气接上。因此,练姿势熟了以后,要加上意念。一开始不会练功的时候光会推拉的还做不过来的时候不能加意念,熟练了之后,再加意念,这是第二步,要有意念活动。
3)、 意念活动练熟了以后,就要走第三步。第三步是什么呢?这一推,一拉,一推,一拉,不能随随便便那么推拉,推过去,怎么回来呀?气不能断了。
实际上,当你熟了以后,往前推的时候,实际咱们做任何动作都是一个圈圈,这么一推,回来的时候,这手再转那么一个圈回来。推过来,不能这么直着回来。要用手指、手掌稍稍划点圆的回来。圆一些,不是直的回来,这个圆的,可能是圆的非常小,一点点,那手指头那么一动,就够了,一推出去,一拧,不是那么直着按原路回来,一拧,稍微一拧就回来。手掌不是走的直线,是走了一个平 ∞ 字,要精心体会其中的奥妙。
这一拧,那就有学问了,身体放松了拧,那么一拧,就把你的气兜回来了,那本身一拧的时候,那气,那手,还要配合手心一拧,一吸,把气吸进去了,把手往下一按,掌心凸出去,这一开出去了,到那儿一转圈,一回来的时候,掌心往那么一合,那就把气又吸进去了。它里面是一开一合的, “捧气贯顶法”不就是要求一开一合吗?
这样的开合,是在动作熟了以后,到了第二步时才这么做。到了第二个层次,就是要这么开合了,同时要用你的意念,一开,把体内的气放到地下的虚空,一混元,再一合,地下面有气,把地气往回这么一收。
手能这样开合了,将来就一按地的时候,一推,身体整个都会往外胀,往回一收的时候,身体都往回收,往内一收,都收到里边去,那才行。将来每一个动作都要这么开、合,才能提升练功的层次。
这些问题讲课时只能这么一层一层的讲下来。但在练的时候,你可不能一下都练,你要想,气要往外胀、胀……急于求成不行,照顾不过来,也练不好功了。
(41) 怎样做好“贯肚脐”这个动作?
做了三个推拉以后,下面就开始松腕转掌,捧地气上升,在松腕转掌的时候呢,要是又恢复到原来的情况,再松开手掌不翘了,然后再转掌心向里,再回来四分之一。这个情况,不能光转腕子,要膀子这儿拧过来才行。这个意思就是别光手掌动,要上面跟着动,膀了也跟着动,这样全身的气就整了。
这一点一开始练功可能做不到,但是慢慢慢慢的,要逐渐的按这个要求去做。
接下来的动作是松腕转掌,体前抱球,抬与肚脐高,回照肚脐,顺势转掌心向下,沿天边向体后外展,把身后天地之间气贯入命门……
1) 这个动作,同学们要注意,一松腕的时候,往下一松,这一下又按到地底下里去了,从地底下一转,捧起个气球来,从地底下一拉,往上一拉的时候,这个气球拖着一个大尾巴,把地里面的球都带起来了,前半身都是气,从地底下到这儿都是气,然后这样去照肚脐,把这个气和身体结合到一起了,再往里面一挤,气就进到身体里面去了,把体内外的气就连上了。
2)、做“回照肚脐”这个动作的时候,不能太随便了,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A) 手掌不可以把地气捧出“地面” ——肚脐以上,有很多人,特别是女人,很容的捧到胃前,甚至乳房前,捧得太高;应该是手掌的中指与肚脐在一个水平面上。
B) 肚脐向外延伸的平面,无限远处即是天地交合处——“天边”,用意念将天边的混元气引进肚脐。
C) 意念引气至肚脐这样还不行,要把气穿透肚脐,引至命门,这样气才能深入体内。有了一定功底之后,贯进肚脐,穿透命门,川流不息,提升功力。
肚脐到命门是躯体混元气(元气)贮存之地,此处气只要充足,生命力即旺盛,我们练 “捧气贯顶法”,首先以意引气,在此建立一条与宇宙原始混元气的畅通的信道——“长寿信道”,对加强生命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。
(42) 怎样做好“体侧外展”这个动作?
体侧外展,这个动作还是个拉气的问题,是要把自己气和大自然的气结合到一起,按着地,往外展,是按着天边上刮着走,这个手好像掳在天边上,我们朝田野上远处一看,天地交合的一个边上,你一想天边上的天地交合处,要有用手这么掳着天地交合处走的概念,就不能随随便便那么一走,相交了嘛,好象是有一个边,手要按着天边那么转,就是手掳着那天边走的,掳到体后,手在后面虽然没碰上,可是意念要想手掌碰上了,从那个天边上往回一拉,把气拉回来,往命门那么一贯,是这个意念。
同学们一定要有这个概念,沿天边向后展,说天边,你得想着天边才行,这手是按着天边走的,这样的话,就很自然的用你的意念和这个虚空的气结合上了,然后这么一拉的时候,就把这个气贯到身体里边来了。
顺势转掌心向下,沿天边向体后外展,两手外展时,手不能低于腰带。
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种:
1)、外展时,手臂没有伸展开(要似直非直),肘关节、腕关节没有放松,肘弯曲有角度;
2)、手掌到背后低于命门,有的手臂在体后仍然伸展不开;
3)、掌间距离太大,没有呈背球状;
4)、掌心不能向内回照命门,而是掌心向外翻。
同学们一定要有这个概念,沿天边向后展,说天边,你得想着天边才行,这手是按着天边走的,这样的话,就很自然的用你的意念和这个虚空的气结合上了,然后这么一拉的时候,就把这个气贯到身体里边来了。
(43) 怎样做好“贯命门”这个动作?
同学们在体后贯命门的时候,,把手腕翻起来手心要高一点。好多人这个地方都矮了。这个动作,一般的一做就矮了,很多同学一照,就照到臀部,要往上来一点,把这个肩膀松开一点儿,把手腕翻一翻就能照准命门了,把身后天地之间气贯入命门……
贯命门,也同样要意念要想贯至、贯透肚脐,道理同贯肚脐一样。命门到肚脐是躯体混元气(元气)贮存之地,此处气只要充足,生命力即旺盛,我们练 “捧气贯顶法”,首先以意引气,在此建立一条与宇宙原始混元气的畅通的信道——“长寿信道”,对加强生命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。
(44) 怎样做好“贯大包”这个动作?
中指点大包穴这是个关键部位,目的是气贯中丹田,人体有十五个大的络穴,每条络脉有一个络穴,大包穴是脾之大络。我们练混元气就必须把全身的络脉打开,点此穴,有助周身络脉张开。因此点大包穴时,要精神专注地用手中指往里按,似乎中指尖在体内碰上了,就容易把络脉冲开。届时全身有酥酥的感觉,直通内脏,有时从里往外冲,有时从外向里冲,使络脉之气和畅。点大包穴,也可以指尖从后向前划个小圆再点按。
两手从体后贯过了命门以后,然后两手拢气向上,至腋下贯“大包”。
1)、我们在讲十三门的时候,讲过了一个“大包”,这大包是启动全身的络脉的开关,先把全身的络脉打开,打开以后,这个气在体内外就比较容易畅通了。
因为地气贯足了,气足了,再往这儿一点,往这一贯,就容易把这络脉打开,至于怎么开就别管它了。
2)、不能在大包这儿也没往里面贯,一比划就完了。意念要往里面一挤,一挤,哦,觉得气进去了,要往里面进,要往这儿用意念,意念往这儿一放,要真进去,两个手一点的时候,两个手在里面碰上了,有这个概念,往那儿一碰,这气儿就给冲开了。你可不能往这儿一比划,就完了。这一点是我们能不能打开络脉非常关键的问题。
练外混元,如果络脉不能打开,你想要能把体内的气开出去,那就不容易做到,所以往这个地方一点,意念一贯,两手一接,是最大的关键。
3)、两个大包贯通还有更重要的作用,一方面是心、肺所在的中丹田与宇宙的混元气得以畅通,同时也有打开人体混元窍的的重要作用,混元窍的气充足了,通畅了,就使人的情绪健康有了基础。因此,在大包与大包之间建立一条混元气的信道——“健康信道”是非常重要的,练功者要精心体会和掌握。
有人问,穴位点不准怎么办,大包就是这一片地方,差不太多就行,因为这个手这么大,往这里面一挤,就挤进去了。所以基本上挤进去了,相当于在膻中穴下面点,相当于在紫宫穴,紫色的紫,相当于在中庭这个位子,从里面这么一挤,就挤进去了,它就开开了。
(45) 怎样做好“回照印堂”这个动作?
回照印堂,这个动作也不能随随便便,要用意念把在胸中相碰的一股气,由膻中穴冲出来与虚空的混元气混化,回照印堂时再贯进头中。要注意以下几点:
1)、在一开始练功的时候,回照印堂,拿手腕往里面微微一曲就够了,就照印堂了。
2)、将来慢慢慢慢的练熟了以后,就不是拿整个手照了,手伸平了,要微微的用中指未节一点,一顶,一屈曲,就够了,可是你一开始中指尖这块你不会曲,你就将两个手指大屈曲就够了,慢慢动作越小越好,要是能放松了,一按一顶,这脑子中这儿会,咚,一跳,你要是动不好,他不会跳,动好了,一个手也行,动好了,就这么一点,咚,会一蹦,会一炸。
要放松了才能有这种感觉,不放松了,绷着劲儿就不行,不练熟了也不行,熟了以后,这两个手,两指头,一直射到头里边来,意念一想,就过来了,熟了,才会慢慢体会得到。
3)、回照印堂的动作初学者可以掌微内扣,熟练后不能意念把气只停留在印堂上,可用中指末端向印堂一翘,把手中之混元气球收至印堂,动作越小越好,两中指尖如两条线汇合于印堂,印堂内就会有胀、紧的跳动感,甚至耳根部会有动感。要把气引进头脑中,直达玉枕骨下,向头脑中贯气;练熟了之后,还要能穿透玉枕骨下,以意引气,让混元气川流脑海之中,气进头里把上丹田打开,敏感头内关窍,利于开天目,导引意识感知,有助开发各种功能。
从印堂到玉枕骨下,正是左右两脑形成的前、后脑腔,即俗称的上丹田,此处混元气的充盈度、通畅度对头脑的活力与灵明至关重要,同时,由于我们人的意元体中心也处在两脑之中间,此处气充足了,对保持意元体的稳定性和开发意元体的各项超常智能作用很大,因此在印堂和玉枕骨下建立一条通畅混元气的信道——“智能信道”,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。
(46) 回照印堂以后,怎样做好“两臂外撑、外展”这个动作?
一点印堂以后,随之两腕微微转动,带动十指斜相对,而后转肘外撑,力点在肘,带动两臂向两侧展开。
两臂外展,至体侧呈一字,手掌不能低于肩,胸要阔展开,两臂要真正做到外展成一字;
两臂撑开这里头又有点学问。这个学问在哪儿呢?可以分三层来讲。
1)、一开始同学们撑的时候,就这么往外一张就行了,往外张开,拉着,把他拉开就行了。
2)、稍稍练熟了以后,这手的拉开是这从里头膀子往外撑,好象是抱着个越来越大的气球,圆的,圆着撑出去。再转阴掌,一开始这么做就行了。
3)、等将来再熟了以后,两臂外展时可体会三种力量:一是光这个手臂往外挤,有点挤不动,用背膀往外挤,会感到挤不动(阻力);第二种力量是外边拉,里面吸,拉不开。肩带肘外拉,感到两臂内有吸力,拉不开(吸力);三是两臂之间像有个大气球似的胀开,臂内充满了气(涨力) 臂由内往外撑开。手撑捋着天边走,把内外之气连通在一起,气就整了。这三种力量,可以慢慢的去体会。
但是,练功初学者,一开始不要这么去搞。当你练熟了,对这三种力量都有体会了,你才会感觉到手臂里面有气,到那时候,里边的气在里边充斥,里边流行,将来你有了这个感觉以后,把气都贯满了,里边通透度都有不一样了。你光会这么随便一比划,那就不行了。
(47) 怎样做好“转阴掌、连续转阳掌”这个动作?
“转阴掌、连续转阳掌”这个动作是,两臂外展将至体侧成一字时,用小指带着向下转四分之一圆,掌心将向下,继续转掌心向上,这个动作是掌臂从两侧划弧上升的同时连续转掌。只有动作圆活连绵不断,气才不会断。
我们 “捧气贯顶法”的动作要领,不是讲了要连绵不断吗,要连续吗?在转阴掌的时候,要注意动作还要保持连续,连绵不断。同学们练功往这儿一展,展开了以后,这个转的时候,手掌都要用小指带动,小指带动着继续转成掌心向下,转成阴掌;然后要连续转阳掌,从天边那儿撩起来,你要从容不迫这儿转过来,手臂边向上起,边转成掌心向上,向上划弧,其中暗含手掌要用小指带动划了一个 ∞字 ,要是这么一愣拧,气就断了,是斜着转过来的。
(48) 怎样做好“向上拢气”这个动作?
向上拢气时,要注意以下几点:
1)、胳膊要直而放松,两手如托物,会觉得沉而费力,这是承受了天地之气,两臂之气充足的表现。两臂从体侧慢慢上升。
2)、意念要想手臂在虚空中沿天穹向上捧气,这儿一起,就是从天边起来了,从天地边上那儿拧一下,拉起气来,关键是这个大拇指拧起来,手张开,托起来,手如果放松了,这么一托,,这胳膊应该是很沉重的,有托不起来的感觉。
3)、要是感到轻轻松松,很容易起来就不对了,说明没有放松,用力了。把地气搅起来以后,拿着很沉,手向上一起非常非常费力气,胳膊酸疼酸疼的,有些人手一比划就举上来了,哪就不对了。真正撩起来,手摊开,你放松了以后,这么大的和面积,这么多气,沉得很。
什么叫一个大气压?就是在空气中一平方厘米,有一公斤重,称为一个大气压。你的手臂、手掌伸展开了,这有多少平方厘米呀!得有多少公斤重!有人说下面不是还有气托着吗,但是当你练功意念一松开以后,跟上面的气结合上了,下面托的气就没有作用了,那你要想向上托着走,应该沉得很,非常沉,一气撩起来,一托,都会有出汗的感觉。
(49) 怎样做好“两掌头顶上方相合”这个动作?
“两掌头顶上方相合”这个动作不能就这么随便一合,要加强意念,要注意的是:
1)、两手拢气起来之后,这个起,你不能光拢头顶这一点气,意念是从天边那儿起,手摸着天那么走,这半个天哪都归你了,你从天边那儿起,是走了一个弧线,正中天顶上,最高那个地方也叫“天心”,天之中心。
2)、到顶上,两手一挤,到上面一相合,从上面碰到以后,轻轻上拔一下,用意念把体内的气先由头顶放出来,与天心之气相混元(化)。
3)、两手到了天的中心,两手才这么一挤,天心的混元之气没地方跑了,就被手挤着下来,“呼”的挤到身体里边了。不是贯气它也在贯气。两手一合,把气都挤下来了,从头顶往下一落,进入到体内去了。
(50) 怎样做好 “合十手”这个动作?
相合两手,沿体中线下落,将落到头顶上方(百会)约10厘米时,向前滑落,两手落下来之后,至胸前成 “合十手”。做好合十手的要求有:
1)、大臂与身体大约45度;
2)、两小臂成一字,两掌相合,虽然有的人手指长,有的人手指短,基本上手指尖都在头以下,指尖向上朝天;
3)、手掌和这个小臂,成90度,指尖向下的垂直线与小臂的水平线形成一个十字;
4)、拇指根正对膻中穴,离胸约10厘米。
5)、这腋窝要往外张开,把这个胸也要张开。
6)、意念头顶上方虚空有一双混元气的手――“混元手”(佛教可称“佛手”)由百会直落,经头、经胸,在胸中成“合十手”。意念让进入胸中的混元气在胸中鼓荡鼓荡,融入体内。
7)、不要故意用胸前的手掌去划圈圈,干扰气的运行。
这个动作是个整体作用,就是把这个人放到天地之中。而且把天地之气,整个空间的气都收到身体里边来。
在胸前成合十手。起式就到这儿结束。
(51) “起式”都有哪些作用?
这个预备式一启动,就是天,地,人三才,也叫三才式。起式有以下的作用:
1)、这个起式,看来简单,实际上是走了地盘、人盘、天盘,天地人三才,也叫“三才式”。
一开始翘掌按地拉气,这一起来,一转圈,下面一贯气,回照肚脐贯下丹田,为地盘,这是“地”。
两手顺式向上拢气,往大包这儿一点,点按大包穴是向中丹田贯气,往当中一碰,中田,为人盘,一直到了这个地方,那都是“人”。
转掌照印堂是贯上丹田走天盘。这是“天”。
在头顶上方两手相合是向百会、天门贯气。胸前合十落到中丹田,落到人盘,把上下统管起来。
智能功收混元气,虽不讲天阳、地阴之气,但可以从不同层次去理解体会。通过起势把天地之气、内外之气结合到一起,调动了全身的气机。
2)、在起势中手的转动大都以小指带动,小指属心经,可调动心经,收摄心神。
3)、双手下落于胸前合十,这个动作叫合十手当胸,可使十指气脉左右交通,形成环流,而劳宫相对又可使左右气机平衡,大拇指对膻中可收气血相合、收摄心神和排除杂念之效。
4)、从腋下一出来,是上田,再上来就是走天盘,从上面再下来,是从头顶挤下来,这个是贯顶,是头上合十,一挤,他从头顶上百会走了,从天门走了,再下来,最后,落于人盘当中的中田这个地方。
5)、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预备式,这天,地,人三才之气,攘括气功来讲,就都有了。我们现在搞混元气就不讲天阳,地阴,不讲那个了,只是一个混元气,但是这各起式是从三个不同的层次上来收取混元气的。我们大家对这个起式必须要作这样的领会,要重视它。
(52) “捧气贯顶法”采气的方法有哪三个?
“捧气贯顶法”采气的方法就三个:
1)、一个是一推一收,就这么前后推拉气,
2)、再一个是平拉气,
3)、再一个是立拉气,就三个拉气。
这一拉把你内气放出来,内气放出来以后,你只要想着天边,不要想着气。我们向外推的时候,你可千万别想着:“我们把气放出去吧!”这样想,那就坏了!往那么一推,就要想到天边上去,意念这么一动就把气放出去了。
这气出来以后呢,我们人体的气,有人体混元气的特征,让我们人体混元气和大自然界混元气一结合,气增强了,气多起来了,就在人体周围形成很浓厚的气场。就在这推拉,推拉,推拉的时候,就把人体的气同外界的混元气混和了之后,再收回来,这个气就把人体混元气充实起来。
就这么几个拉气,再加上一个贯气,这就是我们 “捧气贯顶法”的精华,精髓。那我们还要其它那些姿势干什么的呢?就是把他前前后后视为一体,整体性更强一点,而跟本精髓,精华,就是这个推拉推拉,再往里边贯,主要就是这个东西。当然那些前后次序的安排,也有它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