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捧气貫頂法”答疑 (9)
余 洋
“捧气貫頂法”是通向练功高层次的捷径
(130) 为什么说 “捧气貫頂法”是通向练功高层次的捷径?
智能气功的第一步动功“ “捧气貫頂法””,是智能气功的基础功法,也是通向智能气功高层的捷径。
在智能气功科学功法学中,庞明教授亦指出:
“练外混元,是即浅即深的练法,它虽然是智能功的第一步功,但可以直指本元,直入高层次。”
“有的人练第一步功后,就通了皮肉筋脉骨,有的通到内脏或中脉,使之内外融通,但有的人练到五元庄外混元通的也还不彻底……”
我在1999年在石家庄会见曹鹤芳老师时,曾经请教过他,我问:“曹老师您天天都练哪些功法?”他只简单地回答一句:“每天晚上(练)捧气贯顶三遍!”。听了这句话,我的脑子里好象“当!”地被敲了一下,好象领悟到了一些东西。
我们一开始在讲练功的层次的时候讲了,练功的功法上有一步功、二步功、三步功、四步功、五步功、六步功,这是在功法上的—个纵的序列,一步一步的练进去,可以达到人天浑化的高级层次;但智能气功还有一个横的一个练功序列,是只练一套功法,比如只练 “捧气貫頂法”,可以通过练神念气→神观气→神入气→神气合,直达人天浑化,练神在气中、气包神外,练好了可以一直练到神气合一。一个功法,通过这种横向的练功序列,也都能够直到高级层次上去。
(131) 怎样認识 “捧气貫頂法”的“五层次"是通向高层的捷径?
智能气功的两条不同练功路线,都可以通向练功的高层次
智能氣功六步动功的外混元、内混元、中混元练功可以把它看作为练功的 “纵向序列”
“神气并重”、 “神形并重”练功法可以把它看作为练功的 “横向序列”
六步動功 五层次練功法﹝横向练功序列﹞
↓
悟后苦练
﹝1﹞捧气贯顶→神念气→神观气→神入气→神合气↘
↓ →神念形→神观形→神入形→神合形↗ 人天浑化
﹝2﹞形神庄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 ↓
↓ ﹝3﹞五元庄→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↓
=〔目前智能氣功教功己停顿在此﹞=
↓ ↓
﹝4﹞中脉混元→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↓
↓ ↓
﹝5〕中线混元→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↓
↓ ↓
﹝6﹞浑化归元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→ 人天浑化
特别指出的是,在横向序列的练功法中,各个阶段都是为了讲述和理解的方便而划分的,在练功的实践中,往往是各阶段——尤其是第一、二两阶段——相互交织在一起,而且神形、神气的练法,也往往是交相辉映的。
“(132) 捧气貫頂法”的“五层次"是什么?
“捧气貫頂法”练功的横向序列又包括有两个系统,一种是“神气并重”即神气相合的系统:“神念气”、“神观气”、 “神入气中”、 “神气相合”、“人天浑化"五个层次。
一个是“神形并重”即神形相合的系统:“神念形”、“神观形”、 “神入形中”、 “神形合一”、“人天浑化"五个层次。
光走神气相合也可以,光走神形并重也可以。但是,单单走一种系统都做不好,而且很难分得清楚,讲得明白,练的时侯还是要结合着搞。如果想更好地体会,而且,练功能够很刻苦,不妨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分着体会。
为了说得清楚些,便于理解,我们还是要把它们分开来讲解。
(133) 什么叫作“ 神气并重”?
“神气并重”是练功的一种练法,练功的诀窍与功法不一样。捧气贯顶,形神庄,五元庄这叫功法;神气并重是指练各步功法时着重练什么。练智能功从始至终总是注重神和气。
古时道家等有名的功法讲人的生命活动就是神和气,练功、练丹,就是练神和气,而不说练精、气、神。当然,我们讲的神和气和古人讲的神和气是不完全一样的,所以显得新鲜一点。神气并重的练法,有时我们讲四个层次,实际上应该是五个层次:“神念气”、“神观气”、 “神入气中”、“神气相合”、“人天浑化"五个层次。
(134) 怎样練好捧氣貫頂法的“神念气”?
要求意念和气相结合,意念里老想着气,就如同想念亲人和好友一样,总是惦记着气,注意气,想着气。不过一开始可能感觉不到气,“到哪里去想气呀?”过去讲是只想内气,智能功是内气外气都想。
有人说,我一点儿气也想不到怎么办?人体里的气想不着,就以想外气为主,总想外面的气,吃饭走路想,干什么事情都想。外面的气如自然虚空之气,恍恍惚惚,晃晃悠悠……“还是想不起来”,就拉气,两手一张,—缩、一张一缩,没事就拉气,拉气有感觉了,再想身体,给自己身体拉气,身体晃一晃感觉到气了,就想对气的那种感觉。
“神念气”要想念气,不会想就得给自己找些办法.找点相似的东西,模模糊糊而又相似的东西。前些天我买了一个“魔镜”,实际是一个扁玻璃盒子里装的极细的砂子、水(油),一倒个,砂于就向下流,呜……非常细,总看总看,脑子里慢慢就有“小”的感觉了,再想气就容易点了;或者看屋子里的灰尘颗粒也行,要会想小的东西,模模糊糊极细微的东西,能够经常意念这些东西慢慢就好感觉了。
怎样感觉它?用手拉气,能够用手摸到了,你就给自己聚气,聚、聚……再摸摸这里的气,那里的气,感觉感觉,要经常这么做。要不然“想气”没法想。就这样想外边的气,自己给自己造个型,在外边造型不在人体里边造型没关系,因为人体里边有它自己的规律.你造的型不符合那个规律就会有矛盾。想
外面,在人体外面把意念集中起来没有关系,这样就容易有所感觉了。
要经常这么想,这么回忆,经常惦记着它。我以前讲“三心并站庄”讲过晃荡,要悠悠忽忽的慢慢晃,晃得越慢,体会得越深。眼睛有时可看到冒金星,金星不是气,是视觉幻觉或视觉痕迹;有的是空气当中灰尘折射的线条的信息,有三角的、园的、方的、尖的、不同形状。那也不是混元气,那是空气灰尘和空气分子互相碰撞之后放出的信息量。我们不看哪个造型,我们要看的造型是模模糊糊、晃晃荡荡的感觉。
练外混元时有大自然的气,有人体周围的气,想人体周围的气在日常的生活、走路时都可以做:意念把人放大点,走路横着走,占地占大点,走路时想着我人很大,这么大走路时尽量别碰着别人,真是人多了挤不过去,我就想把气透过去,我是这么大一个大胖子.象个大皮缸似的走路晃晃悠悠地走。你就这样总想着周围的气,抱着身体周围那么大一个大气团走,把气拢住,—点也不丢。
开始气抱不着,慢慢就抱住了,把气抱住之后,将来要合都合不拢,这时肢体的力量就足了,不怕累了。因为你们没把气抱住,气都跑了,你们自己没加意念把它封住,不是要做个罩封它,而是经常注意它,从里面把它带起来,慢慢里面的气、外面的气就连成一体了。在体前约50公分的地方,气的出入量都是很大的。
按道理感觉到的东西不应该叫神念气而是神观气,所以神念气与神观气这两者之间不好划一个分界线。你只要想着气,想着它就等于在观察它,慢慢就感觉到它了。所以,“念气”、“观气”这两者之间,往往是念气念到心非常精诚的时候就是观气。只要你精神非常集中,一集中气就聚得多了,就会有感觉了。但是要注意,当“念气”念得很好时,气一聚就出了光球、气球,那时你得把它散开,不散开慢慢就着到形上去了,就不是气了。
这一阶段主要是把练功者的意念活动和虚空的混元气结合在一起,按照功法的要求发出意念,指挥形体的运动,意念只要想到虚空的混元气,而不是想动作,继而要把动作忘掉。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,练功时稍不集中就“走神了”,就不符合“神念气”的要求,真正做到了“神念形”,杂念自然消除了。
具体练的方法是:
A)伴随老师的口令心唸“八句口诀"进入气功状态
B)口唸、默唸、心唸,老师发出的口令词
C)进而与老师的声音同步唸口令词
D)观想老师在身体內发出口令词
(135) 怎样練好捧氣貫頂法的“神观气”?
神观气,观是观察,体察,特殊的感受。“观”并不是让大家睁大眼去看,可以睁着眼,也可以闭着眼,刚练时,最好把眼眯起来。
“观气”先观察外边的气.什么气都可以观,观太阳、观月亮、观花草树木,观山河湖海。到哪里看哪里,眯着眼睛,看什么都雾气沼沼迷迷茫茫。有人说,“这样比神念气好练”,但观气还要一步一步往细处走。一开始观气,观树的气最好观,能量不足可以借太阳的气。先看太阳,早上睁着眼看三五分钟,再看树木,白茫茫的一片。因为我们气不够,太阳给眼睛增加了能量,通过视力到脑子里直接联过去,反应就大了,再看树的气就看到了。
以后慢慢不看太阳也可看到树的气了;再看花草的气,再看山的气,看空中的气。看空中的气开始也要眯眼看,眼睛眯小了以后,根据光的散射和折射原理,容易把看的东西放大,眼睛一眯视力集中了。眯着眼看时要把精神往里收着点,看着有气就往
回收,往回缩,这本身就是练功。
看气要眯着眼看,注意安静,往里收着,有一搭无一搭地看,看见了也好,看不见也好,都要眯着眼安静地去看。没事就可以练,走路也可以看,但都得精神集中才行。
再一种是看身体周围的气,不要看得太远,以看手为起点。手的气比较明显,先眯着眼看,看着了就不眯眼了,睁着眼看手拉气,拉气、看气,反复地拉,反复地看;以后不拉气了,只把手动一动,看手上的气有没有变化;然后,照着镜子看头上的气,把手与头放一块拉一拉气(手在头两侧),看有什么变化;再看身上的气,拉一拉,有没有变化。反复地练,没啦就看,真象是着了魔似的去看、去练。
练形神庄“平足开胯分前后”的开后胯,往前腑身环抱时看:大姆指;练捧气贯顶第一节时看两手形成的三角,拉着气、眯着眼看,这都是神观外气。如果我们把观外气反复练、反复练,在开后胯向前腑身环抱时手也可以立成三角,塌着腰,收回下颏,把眼皮翻着往外看,姿势可能很难受,但这样安安静静地看,注意大姆指的少商穴,练到5—10分钟,有人可以看到那里冒白气。
刚才讲的冒白气,白气用光学仪器照不出来,用眼可以看见。气是整体的,将来会看气时,慢慢就会从气里感觉到别的东西,看得细了,可以看到里面有生命的很多信息,或者说,人体生命的全部信息这里都记载得有,包括我们走过的这多半生的信息中,大一点的信息这里面都有。会看气了,还要慢慢会查气里面的信息,只要认真练,慢慢就能感觉到。
从看气开始进一步深入,先从外面看,慢慢地气就渗透到人体里面去了,这就叫“透视”。这就需要看气时把精神都注意到气上去.精神与气结合就把形体忘了。因为精神与气相结合,神观气时神与气结合了,神就非常精细了,就能够穿透形体了。神观气,从看外气到内气,精神集中,集中、集中……不知不觉就可以渗透到人体里边去了,这时,一定不要去管形体,就去看气,看气……慢慢地形体没了,不知不觉就渗透到里面去了。
所以神观气比神念气好练,一旦能神观气了,再念气就好念。如果你能感觉到气,再练 “捧气貫頂法”感觉就不一样了。所以,神念气虽然属于第一步,但是同学们可以从神观气着手,有了基础再念气。感觉到气了,一摸,“今天气这么大!”。一看,“气在这儿哪!”这时基本就可以了。会观气以后再念气,摸摸气有多大,练捧气贯顶如果会看气摸气,知道自己气有多大,就在自己的气圈里摸着气练推收,感觉可能就不一样了。
开始练捧气贯顶时要求舒展大方,等到会摸气以后就不要管姿势是否舒展大方了,摸着气是最重要的。因为开合中观气、念气是关键,而且—开始就要练这个。没有事情就要练拉气、看气、体会气,摸你自己的气在什么地方。两个手对着拉,小拉、大拉,慢慢气可以拉得很大,像抱个大气球,有感觉以后再去感觉身上不就行了么!这是用意念拉开来的,周围都这么拉气不就大了么!一拉气很足就赶快往里收。经常这样拉,这样体会,—方面增加通透度, 一方面增强念气贯气的功能。
气不足,你光会说,怎么说也不行;等你气足了怎么比划怎么都行。因此念气、观气是最根本的,想要看里面的气,等你会看外边的气,意识有了穿透力了就能感觉到里面的气了。感觉到里面气以后,有可能能感觉到经络的气。
不过我们智能功这样—搞,内气外气一流通,经络气都受了影响,不—定能观到经络里面是什么样子,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。你们以后写练功日记,写得好的,可以讨论讨论.老师们看了以后有好的我也可能看看。你们练功应该把感受记一记。至于什么样子先不必多管它。还是先看外面的气,对不对不管它,看到也不追求,看不到也不着急,反正你们能摸着气、感觉到气了。没有事就拉气。过去是在胸前拉,现在把两个胳膊伸出去拉(如两侧平举状);再两手立掌上下拉气。—起一落时,可以把指头往回翘一翘,把气顺着指头的方向拉回,让两边的气对上,等于在两边往回拉气,让两边的气穿过脑袋,在上边碰上。现在穿脑袋不好穿,可以把肩往回缩一点(不是用肩往回挤)。肩臂往回缩着拉气,气就能整一些了;上下拉气时,两个手的气能够在头上边碰上了,气就比较整了。气在头上面不好碰,因为肩放不松,气在头上边,胳膊就容易酸,气就不好感觉了。得放松—点,一开始胳膊舒展开向外拉长一点,圈大一点,抱着气球慢慢地动,两手正着(掌心相对)、反着(掌背相对)、平着(掌心向上),不同的方向拉。在体前的起落也一样,两手拉成—个整的气上下动。总之,要反复拉气,体会气。这就是神观(观察)气。
当我们练功到一定程度,不仅能感到气、摸到气了,一闭眼就感到周围是个气人、模模糊糊的—个气人,这个气人就在我身体周围,又肥又大,也可以很大,有时意念一拉,就呜……地起来了,就成为“法相”。外面的气人,如果象我说的抱气那样去抱,时间不太长就可以出来,真有那种一走路,觉得过不去了的感觉。
还有一种“气人”在里边,身体里边还有个“我”,这个“我”小一号,离我们外面的皮肤最多不超过五至十公分,一般五公分左右。这个人也是模模糊糊的,感觉它比感觉外面这个气人要慢一点。外面的气人是人体周围的气场,里面的气人是膜胳里边的气。如果要细分,身体内外应该有五层:外面两层,皮肤一层,里面两层,可以感到有五个不同的形象。从外往里练,和过去的练功方法,结胎、结婴儿的练法是不一样的。
外面的气,闭着眼练感觉得比较快,是个胖胖拉拉的人,大胖子,很疏松。里面的人比较紧凑一些,但也是—个气人,不是实体的人。有了这种感觉你们不要理它,安安静静,该怎么练功就怎么练功,有了“气人”不要高兴,没有也不要懊恼。有了,也不要认为长本事了,可能就是敏感点,练练功身体气足了,把膜胳里边这点气的形象感觉出来了;有的人只是不敏感,其实都有。
总之,要长本事,教给了你方法不练还是不行,得经常这么做,没事就看、就练、就想。
“神观气:在 “捧气貫頂法”中这一阶段着重是练观外气的。闭着眼睛“看着”(体察)身体的“内气外放”、体察虚空的混元气的“外气内收”的过程,似乎是看着一个“气态的人”在练。可以是自身形体周围的“自我混元气”所形成的“气态人”,也可以想象对面有一个自我的气态人在随着口令练功(好象看着一面镜子里的“我”在练功),自已的形体可认不动。但需说明的是,如果第一层次“神念气”阶段还没有很好的基础,就盲目地进入“神观气”的层次练功,急于求成,容易练出毛病,这点必须提醒同道们注意。当神意能做到观察气动来练完全套功法时,练功者的意念则具有了高度的自控能力,可能会出现“看气”、“内视”“透视”、“感知”等超常功能。
具体的练法是:
A)、自己由心发出口令,指挥气动,可以忽略形动
B)、由脑中心以文字形式发出口令,指挥气动,可以忽略形动
C)、进入“寂静”———“无意识”状态,感觉气的动态
(136)怎样練“观”大自然的气?
“观气”先观察外边的气.什么气都可以观,观太阳、观月亮、观花草树木,观山河湖海。到哪里看哪里,眯着眼睛,看什么都雾气沼沼迷迷茫茫。有人说,“这样比神念气好练”,但观气还要一步一步往细处走。一开始观气,观树的气最好观,能量不足可以借太阳的气。先看太阳,早上睁着眼看三五分钟,再看树木,白茫茫的一片。因为我们气不够,太阳给眼睛增加了能量,通过视力到脑子里直接联过去,反应就大了,再看树的气就看到了。
以后慢慢不看太阳也可看到树的气了;再看花草的气,再看山的气,看空中的气。看空中的气开始也要眯眼看,眼睛眯小了以后,根据光的散射和折射原理,容易把看的东西放大,眼睛一眯视力集中了。眯着眼看时要把精神往里收着点,看着有气就往回收,往回缩,这本身就是练功。
看气要眯着眼看,注意安静,往里收着,有一搭无一搭地看,看见了也好,看不见也好,都要眯着眼安静地去看。没事就可以练,走路也可以看,但都得精神集中才行。
(137)怎样練“观”自身周圍的气?
再一种是看身体周围的气,不要看得太远,以看手为起点。手的气比较明显,先眯着眼看,看着了就不眯眼了,睁着眼看手拉气,拉气、看气,反复地拉,反复地看;以后不拉气了,只把手动一动,看手上的气有没有变化;然后,照着镜子看头上的气,把手与头放一块拉一拉气(手在头两侧),看有什么变化;再看身上的气,拉一拉,有没有变化。反复地练,没啦就看,真象是着了魔似的去看、去练。
练形神庄“平足开胯分前后”的开后胯,往前腑身环抱时看:大姆指;练捧气贯顶第一节时看两手形成的三角,拉着气、眯着眼看,这都是神观外气。如果我们把观外气反复练、反复练,在开后胯向前腑身环抱时手也可以立成三角,塌着腰,收回下颏,把眼皮翻着往外看,姿势可能很难受,但这样安安静静地看,注意大姆指的少商穴,练到5—10分钟,有人可以看到那里冒白气。
刚才讲的冒白气,白气用光学仪器照不出来,用眼可以看见。气是整体的,将来会看气时,慢慢就会从气里感觉到别的东西,看得细了,可以看到里面有生命的很多信息,或者说,人体生命的全部信息这里都记载得有,包括我们走过的这多半生的信息中,大一点的信息这里面都有。会看气了,还要慢慢会查气里面的信息,只要认真练,慢慢就能感觉到。
(138) 怎样練“观”自身的“內气”?
从看气开始进一步深入,先从外面看,慢慢地气就渗透到人体里面去了,这就叫“透视”。这就需要看气时把精神都注意到气上去.精神与气结合就把形体忘了。因为精神与气相结合,神观气时神与气结合了,神就非常精细了,就能够穿透形体了。神观气,从看外气到内气,精神集中,集中、集中……不知不觉就可以渗透到人体里边去了,这时,一定不要去管形体,就去看气,看气……慢慢地形体没了,不知不觉就渗透到里面去了。
(139) 什么叫作“摸气”練功?
神观气比神念气好练,一旦能神观气了,再念气就好念。如果你能感觉到气,再练 “捧气貫頂法”感觉就不一样了。所以,神念气虽然属于第一步,但是同学们可以从神观气着手,有了基础再念气。感觉到气了,一摸,“今天气这么大!”。一看,“气在这儿哪!”这时基本就可以了。会观气以后再念气,摸摸气有多大,练捧气贯顶如果会看气摸气,知道自己气有多大,就在自己的气圈里摸着气练推收,感觉可能就不一样了。
开始练捧气贯顶时要求舒展大方,等到会摸气以后就不要管姿势是否舒展大方了,摸着气是最重要的。因为开合中观气、念气是关键,而且—开始就要练这个。没有事情就要练拉气、看气、体会气,摸你自己的气在什么地方。两个手对着拉,小拉、大拉,慢慢气可以拉得很大,像抱个大气球,有感觉以后再去感觉身上不就行了么!这是用意念拉开来的,周围都这么拉气不就大了么!一拉气很足就赶快往里收。经常这样拉,这样体会,—方面增加通透度, 一方面增强念气贯气的功能。
(140) 怎样才有可能感觉到经络的气?
气不足,你光会说,怎么说也不行;等你气足了怎么比划怎么都行。因此念气、观气是最根本的,想要看里面的气,等你会看外边的气,意识有了穿透力了就能感觉到里面的气了。感觉到里面气以后,才有可能感觉到经络的气。
不过我们智能功这样—搞,内气外气一流通,经络气都受了影响,不—定能观到经络里面是什么样子,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。你们练功应该把感受记一记。至于什么样子先不必多管它。还是先看外面的气,对不对不管它,看到也不追求,看不到也不着急,反正你们能摸着气、感觉到气了。没有事就拉气。
过去是在胸前拉,现在把两个胳膊伸出去拉(如两侧平举状);再两手立掌上下拉气。—起一落时,可以把指头往回翘一翘,把气顺着指头的方向拉回,让两边的气对上,等于在两边往回拉气,让两边的气穿过脑袋,在上边碰上。
如果现在練氣穿过頭脑不好穿,可以把肩往回缩一点(不是用肩往回挤)。肩臂往回缩着拉气,气就能完整一些了;上下拉气时,两个手的气能够在头上边碰上了,气就比较整了。气在头上面不好碰,因为肩放不松,气在头上边,胳膊就容易酸,气就不好感觉了。
得放松—点,一开始胳膊舒展开向外拉长一点,圈大一点,抱着气球慢慢地动,两手正着(掌心相对)、反着(掌背相对)、平着(掌心向上),不同的方向拉。在体前的起落也一样,两手拉成—个整的气上下动。总之,要反复拉气,体会气。这就是神观(观察)气。
(141)什么叫作“气人”和“法相”?
当我们练功到一定程度,不仅能感到气、摸到气了,一闭眼就感到周围是个“气人”(气态人)、模模糊糊的—个“气人”,这个“气人”就在我身体周围,又肥又大,也可以很大,有时意念一拉,就呜……地起来了,就成为“法相”。外面的“气人”,如果象我说的抱气那样去抱,时间不太长就可以出来,真有那种一走路,觉得过不去了的感觉。
还有一种“气人”在里边,身体里边还有个“我”,这个“我”小一号,离我们外面的皮肤最多不超过五至十公分,一般五公分左右。这个人也是模模糊糊的,感觉它比感觉外面这个气人要慢一点。外面的气人是人体周围的气场,里面的气人是膜胳里边的气。如果要细分,身体内外应该有五层:外面两层,皮肤一层,里面两层,可以感到有五个不同的形象。从外往里练,和过去的练功方法,结胎、结婴儿的练法是不一样的。
外面的气,闭着眼练感觉得比较快,是个胖胖拉拉的人,大胖子,很疏松。里面的人比较紧凑一些,但也是—个“气人”,不是实体的人。有了这种感觉你们不要理它,安安静静,该怎么练功就怎么练功,有了“气人”不要高兴,没有也不要懊恼。有了,也不要认为长本事了,可能就是敏感点,练练功身体气足了,把膜胳里边这点气的形象感觉出来了;有的人只是不敏感,其实都有。
“神观气”,在 “捧气貫頂法”中这一阶段着重是练观外气的。闭着眼睛“看着”(体察)身体的“内气外放”、体察虚空的混元气的“外气内收”的过程,似乎是看着一个“气态的人”在练。可以是自身形体周围的“自我混元气”所形成的“气态人”,也可以想象对面有一个自我的气态人在随着口令练功(好象看着一面镜子里的“我”在练功),自已的形体可认不动。
但需说明的是,如果第一层次“神念气”阶段还没有很好的基础,就盲目地进入“神观气”的层次练功,急于求成,容易练出毛病,这点必须提醒同道们注意。当神意能做到观察气动来练完全套功法时,练功者的意念则具有了高度的自控能力,可能会出现“看气”、“内视”“透视”、“感知”等超常功能。
(142) “神观气”的具体练法是什么?
“神观气” 的具体练法是:
A)、自己由心发出口令,指挥气动,可以忽略形动
B)、由脑中心以文字形式发出口令,指挥气动,可以忽略形动
C)、进入“寂静”———“无意识”状态,感觉气的动态
(143) 怎样練好捧氣貫頂法的“神入气中”?
传统气功的“神入气中”說的是什麼?
在传统气功道家丹道功中在结大丹时有有这一句话。“神入气中,气包神外”,这是结大丹时的炼精化气,把精都化成气了,下丹田、中丹田成为一个田了,这时,气很足,一开始看到心下面有一个“园沱沱,光烁烁”的一块东西,道家称此为“明心,见性”。他们把这种境界称作“明心见性”是错的,其实是精气,是中下田气比较充足了,气的质量提高了。还说,当你看到园沱沱光烁烁时,一块雾气沼沼的东西,就必须精神专注之,过去叫“如龙含珠”不能吐出来;“如鸡抱卵”孵小鸡不能动弹,一神专注之“如猫捕鼠”,不能放松精神,把精神集中、集中……慢慢就“神气合一”了。“神气合一”即“神入气中”。这是传统气功的神气合一。
(144)我们智能氣功讲的“神入气中”指的是什麼?
我们讲神入气中跟它的道理相似,但又不等同。一般来说练到神观气,能观察到里面的气,这时可以搞神入气中;观察到身体外面的气了,也可以走神入气中。
所以我们讲神入气中是两个内容:一个是身体里边的气,里边真气充足了,是神入气中;一个是感觉到外边的气了,也是神入气中。无论是大气的气中,还是人气的气中,做法都相仿佛。当你观察到气了,就可以闭眼去注意周围的气,周围的气慢慢往外扩展,扩展……慢慢把意念就忘了,光注意周围的气了,神就到气里边去了。一开始观气时,是气在—方,神在一方,两撇着。现在,身体周围都有气,从—个地方看,看上边、看下边、看周围一圈都有气,神不是就在气中了么!
(145)為什麼过去说 "神入气中"很难,练了智能功后神入气中就比较容易了?
过去说神入气中很难,练智能功后神入气中就比较容易了。一般来说,我们练神入气中是指外边的气中。 练得会看气了,一看这里有气,那里有气……周围都有气(“看”不是晃着脑袋看,而是身体不动,用意念看),从上到下周围都看到了。这个“看”是从里往外看的,所以,智能功用外气的方法练“神入气中”非常容易,因为本来人就在气当中。如果能认真地观气,就会觉得“我本来就是让气包着哪”。
要从理上懂得:人本来就是在虚空之中,在大自然混元气之中,本来它就是包着我们的,只是由于人们把“我”这个意识太突出了,外边的东西没有了。在意识里把我放小一点,消一点,把外面大自然的混元气看重一点,“周围都是浓浓的混元气包裹着我”,你的意识自然而然形成我在气中了,神就自然而然地在气里面了。
(146) "神入气中"倒底要怎么练呢?
一旦能从意识里面悟开它,不仅是从道理上理解了,而是真正感觉到了这个内容,心里亮堂了,那就不一样了,再练功就是以天地虚空为炉鼎的最最上乘的练法了。那就是以虚空为炉,以天地为鼎,以自己的精神为药材。但倒底怎么练,没人讲过。
我们觉得,如果真正能够把自己放开,把大自然混元气加重,那么,你走到哪里都是在气当中,大自然的气都在熏陶着你,只要你意识一平稳,那就是天地虚空为炉鼎,你只要调正你的意识就够了,什么都不需要,那就可以直入上乘了。关键心情得平静,心情和内气、外气,和人体里面、外面都变成一样了,所谓“平等一如”,过去佛讲“平等性”,“平等性”就是一切了。可是我们现在就是平等不了。意识里的“我”太多,“我”是有形的东西,有形对于“无”是不符合的。这一点对于神入气中、气包神外非常关键,但是,做为练智能功来说,能够悟到这一点又非常容易,随时随地都在练功,都在大自然的炉中锻炼自己。
我们对这个问题,要好好想一想,自己怎么来领会“神入气中、气包神外”,我怎么在大自然界的虚空之中,大自然的混元气怎么包裹着我,我又怎么样与它相割开了,我与大自然能不能不割开,这要认真地想一想。过去讲玄关,玄关不在内、不在外,不在人体内,也不在人体外,也不离人体,也不着人体。这些问题过去最不好讲,是最上乘的“玄关不可解”,而且不得到口传,不得到师传,你就得不到。这是什么道理,这也是最最高级功法的最根本诀窍,就是这么一句话就完事。
(147)怎樣理解“混元气无形无象,在哪儿?就在心口里,就在混元窍的里边”這句話的含義?
咱们讲混元气无形无象,在哪儿?就在心口里,就在混元窍的里边,在“混元位”那一块儿,空空荡荡、无形无象,不着人体、不离人体,不在人体内、也不在人体外。在哪里呢?它本来是虚的。你虽然想混元窍有那么个窍,但是在窍那儿又是混元气,和外边混元气是一样的,你的意念这样去用就不着于相,那就叫玄关。等你用功到一定程度有了感觉就叫玄关窍开。
咱们要注意混元窍,混元窍就是三公分直径的一个球状的空腔,是空的,那里是一包混元气,混元气是无形无象的。发一个:灵(ling)……灵(ling),里面一震动,既不是肉,又不是别的什么东西,只感到里面是空空荡荡的,空的。自己经常往那里用功,内外—致,里面是空的,外面也是空的。慢慢慢慢你真正把聚到一定程度、一定强度、一定密度,它里面同样还是空空荡荡的。到了—定程度之后,它里面一个感觉就出来了,这就是混元窍开。
以前讲神念气、神观气,念气、观气关键内容是观身体外面的气,念身体外面的气。如果我们真正从思想上把这个问题搞清,在观气、念气时周围都是混元气,那你不就在这个气当中了吗!这个“我”,都在气当中,人体也在气当中,这就是以天地为炉鼎。我这个人在天地当中,这是一个大炉,我在这里锻炼,我周围都是气。
我们让大家没事就拉气、观气、体会气,就是叫你体会人在气中,“外面都是气,我在气当中”。如果能够时时刻刻有这个概念,就能够更好地把气收到身体中来。如果能有这个第一念,“我在气中”,“我”是谁呢?当然肉体的我是主体,外面的客体不是我。如果就人自己来说,再进一步的“我”是谁呢?那就得考虑是精神。精神在哪儿?当你不想什么事时,精神就附属于人体里面。
既然人都在气中,那么精神不是更在气中了吗!当然,你真正要体会神在气中时,走“我”在气中这一步可以,不走这一步也可以。—练功,把形体的我放掉,就是脑子里是一个意识的我,周围都是气,整个宇宙天地你是中心。所谓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“人的中心”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。
(148)什麼叫作练智能功直指根本,直指本元?
我是中心,我的心就是天地宇宙的心——中心。这样去认真体会,一练功、一想、意识里边无形无象,在当中,周围也是无形无象,可意识是主动的,能动弹,周围都是气。能够这样认真去想、去领会,那么,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使意元体和大自然界原始混元气相结合,而且,它可以直接往身体里贯输。
明白了这个道理,如果有一次能够找到晃晃荡荡的这个精神上的我,周围大自然都是空空荡荡的气,你记住这个景象,能经常这样想,回忆这种景象,让气往里一聚,混元气就可以为你所用了。这就是最高级的练法,直接走神与气合,神在气中。
这就叫练智能功直指根本,直指本元。直指本元就是我们可以直接练神入气中。传统功法为什么这样练不行呢?因为它是直接练自己身体里面的气,身体里边的气是散于周身的,眼睛、耳朵、鼻子各种感觉器官、各种运动把气都散出去了,气聚不起来。所以,他要把气练、练、练,把气聚起来之后,能看到气了,然后意识再集中、集中、集中,把它渗进去。他们是这样练神入气中的。
(149)智能功说的“法即是理、理即是法、法理园融”是什麽意思?
所以,他是表现为两极的,神在这儿、气在这儿、神要进到气里边去。我们现在周围都是气,只要把我一放开,不要想形体,而要把皮肤、皮层通透开,形体一通开,神就在气当中了。这就是“神入气中、气包神外”。只要把道理认真领会了,这就是方法。
智能功说的“法即是理、理即是法、法理园融”就是这个意思,这里主要靠自己去领悟。领悟,要真正从心里去想,去体会。不能象读文件一样:“神入气中,周围都是气,我在这儿,神在气中了。要进入“角色”,把意识集中,意识一集中,形体一放松,把“我”泯灭掉,就有这么一个“自我”的感觉,那个感觉过去就叫“真觉”和“真意”。真觉真意其实是一个东西,当它发挥感觉作用时,就是真觉;当你起了个单—的念头时,就叫真意。当你这个真正的感觉,感觉到你的意念活动的状态时,那就合一了。
(150)智能功所说的“神在气中,气包神外”与“神入气中”的說法有區別嗎?
我们搞智能功叫神在气中,神入气中是过去的说法,智能功说得更确切一些是神在气中,气包神外。以前的“气”和“神”是两个。咱们智能功搞外气,你本来就在气里面。只是人脑子里搞错了,认为我自己、我的意识是一方,气是一方,我用这个意识去找气,找这、找那,往外找,自己把自己搞乱套了。
本来我们人,我们意识就在气中,可是,我们认为,人体里面才是我,人体外面都是外,没有把自己放在大的范围来看,我是大范围的一份子,外面就是气。我们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要展开来讲,就是让大家慢慢要有大胸怀,胸怀要广阔,想到的范围要大,把我们放到大的境界里去。境界一大,你自己就小了,慢慢地“我”就小了,少了。
过去佛家讲,要克除我相把“我”克除掉。它不好克除,就在于不懂得把自己放到大处去。你自己占的地方越大,“我”越大,你把自己摆到大范围去,“我”占的地方就越小,“我”就少了。
“我”在这里泯灭掉了,自然而然周围的气就多了、大了,就能感觉到了。所以神入气中,气包神外,这么展开讲一下,希望大家能认真地、好好地体会体会。如果经常从里边,从“我”那儿往里揪,外面的气不就都聚起来归你了吗!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可以聚气,往里面拉就行了,有时拉两下你的气就很足。因为你本来就在气当中,所以收气时是把气往里边拉,不是从外边往里边挤,而是往里边一拉把气收归已有。再如推……收……,收……是从身体里边把气拉进来的,用意念往里拉。当我们能体会到神在气中的时候,往里拉只要神往那里一聚就行了。
(151)怎樣理解“没有放,谈不上收,要收,必须把意念放出去才能收回来”這句話的含義?
书上讲我们人的上边、下边,真正练熟了上下是—个,慢慢你自己都跟它合在一起了,还不是成了一个么!现在没熟练时还管不了那么多,意识还集中不了,集中不了就放不开。过去佛家讲要放得开,“收即是放,放即是收”,从哪儿放就从哪儿收。意念放出去了,从哪儿放的?从意念里边放的;要收,还得从意念里边那里收。要想收,不放怎么收?老守着里边的一点,老往里挤,可是外边进不来,要想把外面收进去,就得把意念放到外面,才能收得进来。
很多人对智能功不理解,认为练功只能收气不应该放气。不放,意念不注意外边行吗?你想收哪里的气就得注意哪儿,注意以后才能收回来,一注意不就放出去了吗?要想收什么,只有把意念和它接上才能收回来,一接的时候,意念就放出去了,没有放,谈不上收,要收,必须把意念放出去才能收回来。放出去,意念一收,把气带回来了。我们说,要把外边的混元气往里拉。你要这么想:你就在气当中.气就在外面,你就是再往外注意外面还是气,你意念放多远,外面还是气,你还在当中,你还得往回缩。同学们想想这个道理,想不想得通。
你的意念往外放,能有个边吗?你放多远有个边吗?既然没个边,外边还有混元气,你还在气中。“是不是我们可以随便想、瞎想,反正想哪儿都是人在气中。讲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?这里有—个自觉不自觉的问题。你不自觉,把你这个肉体的我当成内,人体外面就不是你了.在意识里面划个界限,这个“我”就积累这么点东西,比如今天晚上你吃两碗饭,肚子里进来两碗饭,这是我的两碗饭.外面都不是我的。你自己把它分开来了,这边是我的,那边不是我的,别的好多饭都不是我的,只有肚子里这两碗饭才是我的,这点饭消化没了就没了。
(152)為什麼說要想真正做到“神入气中”就必須把“我”这个圈打开?
要想真正做到“神入气中”就必須把“我”这个圈打开,如果把“我”这个圈打开,打开以后就和后面的气接上了,这些气都成了我的了,这时你的意识活动再动也没有问题了。咱们平时也搞意识活动,第一你不懂外面有气、外面都是气。第二,你自己把自己封闭得太厉害,把“我”的范围划得太小了。不懂得这些道理。这样去讲修行、讲修持,但在这些点上过不了关就不行了。
所以要把“我”放开,信息放大了,“我”这个界限慢慢和外边这个界限消失了,消融了(意识里消融,不能把人消没了),“我”和外界同一了。我有个照片,照得和周围的人接上了,都一样了,都是模模糊糊的,整个人很模糊,当中我胳膊、腿那里还有个黑影子,周围模模糊糊都是气。看人还是这样子,但照相照出来了,是受了意念的影响。—旦有了这种意念之后,我们的气就跟外面的气连上了,神入气中就这样展开讲一讲。
“神入气"这一层次是把神意注入到气中,神与气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。而上一层次———“神观形”是神、形各异,是分开的,神是对立于气以外的观察者。要达到“神入气”这个层次,意识活动的本体(意元体)就要进入周身的混元气中,说起来好象容易,真正做到是很困难的。练到此层次,可算进入了气功的中级层次,出现“开天目”、“开天门”、“通中脉”等现象。
到此一阶段练功,由于笔者刚进入此层次练习,体会尚不清晰,故不能详述,只能简单介绍本人的点滴练法。
比如,由脑中心(意元体处)想出一个小小的清晰的“推”字,进入体外虚空,把“推”字逐渐变大,虚空的混元气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模模糊糊的“推”字……虚空再转变成一个模模糊糊的巨大“收”字,收进体内脑中心变成一个清晰小小的“收”字而消失……再又出现小小“推”字,进入虚空……
(153)传统气功的"神气合一"是什么?
在传统气功道家丹道功中在结大丹时有有这一句话。“神入气中,气包神外”,这是结大丹时的炼精化气,把精都化成气了,下丹田、中丹田成为一个田了,这时,气很足,一开始看到心下面有一个“园沱沱,光烁烁”的一块东西,道家称此为“明心,见性”。他们把这种境界称作“明心见性”是错的,其实是精气,是中下田气比较充足了,气的质量提高了。还说,当你看到园沱沱光烁烁时,一块雾气沼沼的东西,就必须精神专注之,过去叫“如龙含珠”不能吐出来;“如鸡抱卵”孵小鸡不能动弹,一神专注之“如猫捕鼠”,不能放松精神,把精神集中、集中……慢慢就“神气合一”了。“神气合一”即“神入气中”。这是传统气功的神气合一。
(154) 我们智能氣功讲“神入气中”跟传统气功的區别是什么?
我们智能氣功讲“神入气中”跟它的道理相似,但又不等同。一般来说练到神观气,能观察到里面的气,这时可以搞神入气中;观察到身体外面的气了,也可以走神入气中。
所以我们讲神入气中是两个内容:一个是身体里边的气,里边真气充足了,是神入气中;一个是感觉到外边的气了,也是神入气中。无论是大气的气中,还是人气的气中,做法都相仿佛。当你观察到气了,就可以闭眼去注意周围的气,周围的气慢慢往外扩展,扩展……慢慢把意念就忘了,光注意周围的气了,神就到气里边去了。一开始观气时,是气在—方,神在一方,两撇着。现在,身体周围都有气,从—个地方看,看上边、看下边、看周围一圈都有气,神不是就在气中了么!
过去说神入气中很难,练智能功后神入气中就比较容易了。一般来说,我们练神入气中是指外边的气中。 练得会看气了,一看这里有气,那里有气……周围都有气(“看”不是晃着脑袋看,而是身体不动,用意念看),从上到下周围都看到了。这个“看”是从里往外看的,所以,智能功用外气的方法练“神入气中”非常容易,因为本来人就在气当中。如果能认真地观气,就会觉得“我本来就是让气包着哪”。
要从理上懂得:人本来就是在虚空之中,在大自然混元气之中,本来它就是包着我们的,只是由于人们把“我”这个意识太突出了,外边的东西没有了。在意识里把我放小一点,消一点,把外面大自然的混元气看重一点,“周围都是浓浓的混元气包裹着我”,你的意识自然而然形成我在气中了,神就自然而然地在气里面了。
(155) 什么是以“天地虚空为炉鼎”的最最上乘的练法?
一旦能从意识里面悟开它,不仅是从道理上理解了,而是真正感觉到了这个内容,心里亮堂了,那就不一样了,再练功就是以天地虚空为炉鼎的最最上乘的练法了。那就是以虚空为炉,以天地为鼎,以自己的精神为药材。但倒底怎么练,没人讲过。
我们觉得,如果真正能够把自己放开,把大自然混元气加重,那么,你走到哪里都是在气当中,大自然的气都在熏陶着你,只要你意识一平稳,那就是天地虚空为炉鼎,你只要调正你的意识就够了,什么都不需要,那就可以直入上乘了。关键心情得平静,心情和内气、外气,和人体里面、外面都变成一样了,所谓“平等一如”,过去佛讲“平等性”,“平等性”就是一切了。可是我们现在就是平等不了。意识里的“我”太多,“我”是有形的东西,有形对于“无”是不符合的。这一点对于神入气中、气包神外非常关键,但是,做为练智能功来说,能够悟到这一点又非常容易,随时随地都在练功,都在大自然的炉中锻炼自己。
我们对这个问题,要好好想一想,自己怎么来领会“神入气中、气包神外”,我怎么在大自然界的虚空之中,大自然的混元气怎么包裹着我,我又怎么样与它相割开了,我与大自然能不能不割开,这要认真地想一想。过去讲玄关,玄关不在内、不在外,不在人体内,也不在人体外,也不离人体,也不着人体。这些问题过去最不好讲,是最上乘的“玄关不可解”,而且不得到口传,不得到师传,你就得不到。这是什么道理,这也是最最高级功法的最根本诀窍,就是这么一句话就完事。
以前讲神念气、神观气,念气、观气关键内容是观身体外面的气,念身体外面的气。如果我们真正从思想上把这个问题搞清,在观气、念气时周围都是混元气,那你不就在这个气当中了吗!这个“我”,都在气当中,人体也在气当中,这就是以天地为炉鼎。我这个人在天地当中,这是一个大炉,我在这里锻炼,我周围都是气。
(156) 什么是 “混元窍”开了?
咱们讲混元气无形无象,在哪儿?就在心口里,就在混元窍的里边,在“混元位”那一块儿,空空荡荡、无形无象,不着人体、不离人体,不在人体内、也不在人体外。在哪里呢?它本来是虚的。你虽然想混元窍有那么个窍,但是在窍那儿又是混元气,和外边混元气是一样的,你的意念这样去用就不着于相,那就叫玄关。等你用功到一定程度有了感觉就叫玄关窍开。
咱们要注意混元窍,混元窍就是三公分直径的一个球状的空腔,是空的,那里是一包混元气,混元气是无形无象的。发一个:灵(ling)……灵(ling),里面一震动,既不是肉,又不是别的什么东西,只感到里面是空空荡荡的,空的。自己经常往那里用功,内外—致,里面是空的,外面也是空的。慢慢慢慢你真正把聚到一定程度、一定强度、一定密度,它里面同样还是空空荡荡的。到了—定程度之后,它里面一个感觉就出来了,这就是混元窍开了。
(157)智能功怎样才能直接練“神入气中”?
我们让大家没事就拉气、观气、体会气,就是叫你体会人在气中,“外面都是气,我在气当中”。如果能够时时刻刻有这个概念,就能够更好地把气收到身体中来。如果能有这个第一念,“我在气中”,“我”是谁呢?当然肉体的我是主体,外面的客体不是我。如果就人自己来说,再进一步的“我”是谁呢?那就得考虑是精神。精神在哪儿?当你不想什么事时,精神就附属于人体里面。
既然人都在气中,那么精神不是更在气中了吗!当然,你真正要体会神在气中时,走“我”在气中这一步可以,不走这一步也可以。—练功,把形体的我放掉,就是脑子里是一个意识的我,周围都是气,整个宇宙天地你是中心。所谓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“人的中心”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。
我是中心,我的心就是天地宇宙的心——中心。这样去认真体会,一练功、一想、意识里边无形无象,在当中,周围也是无形无象,可意识是主动的,能动弹,周围都是气。能够这样认真去想、去领会,那么,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使意元体和大自然界原始混元气相结合,而且,它可以直接往身体里贯输。
明白了这个道理,如果有一次能够找到晃晃荡荡的这个精神上的我,周围大自然都是空空荡荡的气,你记住这个景象,能经常这样想,回忆这种景象,让气往里一聚,混元气就可以为你所用了。这就是最高级的练法,直接走神与气合,神在气中。
这就叫练智能功直指根本,直指本元。直指本元就是我们可以直接练神入气中。传统功法为什么这样练不行呢?因为它是直接练自己身体里面的气,身体里边的气是散于周身的,眼睛、耳朵、鼻子各种感觉器官、各种运动把气都散出去了,气聚不起来。所以,他要把气练、练、练,把气聚起来之后,能看到气了,然后意识再集中、集中、集中,把它渗进去。他们是这样练神入气中的。
所以,他是表现为两极的,神在这儿、气在这儿、神要进到气里边去。我们现在周围都是气,只要把我一放开,不要想形体,而要把皮肤、皮层通透开,形体一通开,神就在气当中了。这就是“神入气中、气包神外”。只要把道理认真领会了,这就是方法。
(158) 怎样理解智能功讲的“神在气中,气包神外”?
咱们搞叫神在气中,神入气中是过去的说法,智能功说得更确切一些是神在气中,气包神外。以前的“气”和“神”是两个。咱们智能功搞外气,你本来就在气里面。只是人脑子里搞错了,认为我自己、我的意识是一方,气是一方,我用这个意识去找气,找这、找那,往外找,自己把自己搞乱套了。
本来我们人,我们意识就在气中,可是,我们认为,人体里面才是我,人体外面都是外,没有把自己放在大的范围来看,我是大范围的一份子,外面就是气。我们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要展开来讲,就是让大家慢慢要有大胸怀,胸怀要广阔,想到的范围要大,把我们放到大的境界里去。境界一大,你自己就小了,慢慢地“我”就小了,少了。
过去佛家讲,要克除我相把“我”克除掉。它不好克除,就在于不懂得把自己放到大处去。你自己占的地方越大,“我”越大,你把自己摆到大范围去,“我”占的地方就越小,“我”就少了。
“我”在这里泯灭掉了,自然而然周围的气就多了、大了,就能感觉到了。所以神入气中,气包神外,这么展开讲一下,希望大家能认真地、好好地体会体会。如果经常从里边,从“我”那儿往里揪,外面的气不就都聚起来归你了吗!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可以聚气,往里面拉就行了,有时拉两下你的气就很足。因为你本来就在气当中,所以收气时是把气往里边拉,不是从外边往里边挤,而是往里边一拉把气收归已有。再如推……收……,收……是从身体里边把气拉进来的,用意念往里拉。当我们能体会到神在气中的时候,往里拉只要神往那里一聚就行了。
书上讲我们人的上边、下边,真正练熟了上下是—个,慢慢你自己都跟它合在一起了,还不是成了一个么!现在没熟练时还管不了那么多,意识还集中不了,集中不了就放不开。过去佛家讲要放得开,“收即是放,放即是收”,从哪儿放就从哪儿收。意念放出去了,从哪儿放的?从意念里边放的;要收,还得从意念里边那里收。要想收,不放怎么收?老守着里边的一点,老往里挤,可是外边进不来,要想把外面收进去,就得把意念放到外面,才能收得进来。
(159)怎样正确理解智能功的“放””與“收”?
有些人对智能功不理解,认为练功只能收气不应该放气。不放,意念不注意外边行吗?你想收哪里的气就得注意哪儿,注意以后才能收回来,一注意不就放出去了吗?要想收什么,只有把意念和它接上才能收回来,一接的时候,意念就放出去了,没有放,谈不上收,要收,必须把意念放出去才能收回来。放出去,意念一收,把气带回来了。我们说,要把外边的混元气往里拉。你要这么想:你就在气当中.气就在外面,你就是再往外注意外面还是气,你意念放多远,外面还是气,你还在当中,你还得往回缩。同学们想想这个道理,想不想得通。
(160) 怎样正确理解“我””與“气”的关系?
你的意念往外放,能有个边吗?你放多远有个边吗?既然没个边,外边还有混元气,你还在气中。“是不是我们可以随便想、瞎想,反正想哪儿都是人在气中。讲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?这里有—个自觉不自觉的问题。你不自觉,把你这个肉体的我当成内,人体外面就不是你了,在意识里面划个界限,这个“我”就积累这么点东西,比如今天晚上你吃两碗饭,肚子里进来两碗饭,这是我的两碗饭.外面都不是我的。你自己把它分开来了,这边是我的,那边不是我的,别的好多饭都不是我的,只有肚子里这两碗饭才是我的,这点饭消化没了就没了。
如果不这样,“我”不是这个圈,把圈打开,打开以后就和后面的气接上了,这些气都成了我的了,这时你的意识活动再动也没有问题了。咱们平时也搞意识活动,第一你不懂外面有气、外面都是气。第二,你自己把自己封闭得太厉害,把“我”的范围划得太小了。不懂得这些道理。这样去讲修行、讲修持,但在这些点上过不了关就不行了。
所以要把“我”放开,信息放大了,“我”这个界限慢慢和外边这个界限消失了,消融了(意识里消融,不能把人消没了),“我”和外界同一了。我有个照片,照得和周围的人接上了,都一样了,都是模模糊糊的,整个人很模糊,当中我胳膊、腿那里还有个黑影子,周围模模糊糊都是气。看人还是这样子,但照相照出来了,是受了意念的影响。—旦有了这种意念之后,我们的气就跟外面的气连上了,神入气中就这样展开讲一讲。
(161) “神入气"这一层次与“神观形”有何不同?
“神入气"这一层次是把神意注入到气中,神与气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。而上一层次———“神观形”是神、形各异,是分开的,神是对立于气以外的观察者。要达到“神入气”这个层次,意识活动的本体(意元体)就要进入周身的混元气中,说起来好象容易,真正做到是很困难的。练到此层次,可算进入了气功的中级层次,出现“开天目”、“开天门”、“通中脉”等现象。
(162)怎样練習“神入气中”?
到此一阶段练功,由于笔者刚进入此层次练习,体会尚不清晰,故不能详述,只能简单介绍本人的点滴练法。
比如,由脑中心(意元体处)想出一个小小的清晰的“推”字,进入体外虚空,把“推”字逐渐变大,虚空的混元气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模模糊糊的“推”字……虚空再转变成一个模模糊糊的巨大“收”字,收进体内脑中心变成一个清晰小小的“收”字而消失……再又出现小小“推”字,进入虚空……
又如,脑中心想出一个“氣”字,变大到虛空;再变小入脑中
(163) 什么是“神气相合”?
这是高级层次了,讲简单点,讲多了没用处,也做不到。“神气相合”是什么意思?因为“神入气中、气包神外”或“神在气中,气包神外”,神和气还是两个:这是我的神,那是我的气,我要往里收气……神气相合就是神和气要合成一体。当我们还不能体察神在气中的时候,你要想体会神和气合成一体是做不到的。
因为这里需要一个修持过程。练、练、练……练到自己内在的精神状态———不要说你有意念活动、有什么念头,什么念头都没有了,只感觉到一个静,“安静”了,感到哪个“静”都不对。一练功感到入静了,静了之后,还有一个“感觉静”的神经在兴奋着、在活动。你感觉到“静”的状态了,你从哪儿感觉到的?你是从“静”里面感觉出来的吗?不是。你是感觉到“静”的状态,对静的状态的感觉和静不在一起。你能从里面感觉到吗?你在里面感觉的就不叫“静”了,要到“静”的里面那就不一样了。
到那个时候,那个精神活动本来是往外散的,现在往里面包卷、卷进去,卷到里面去了。卷到里面去的我们说也是静,但是感觉上已经没有静的感觉了。但也不是一呆,犯糊涂了、迷迷登登,不是。里面仍然非常清楚,一不清楚就不行了。那里面非常清楚?非常明了。但是这种状态叫什么,不知道是静。有静的感觉都不对。意识到了这种境界的时候,再稍稍—放松又有了意念了。
现在让同学们提问题,保证这些问题都提不上来,一提就是两岔的,因为你脑子里没有这个念头。它自己在里面自动化调节,往里卷的内容没有了,自己和外面接上了。那时候,整个的气就相似于原始混元气(确切地说,应该是混元子),与它有同一性了,直接连起来了,那就是神气合一、合成一个了。到了这种程度意识活动与混元体、混元气是—致了,你人本身、全部的人是否都变了,还不一定。
所以,神气合一之后这还不是究竟,但是,能够达到神气合一,那已经非常不容易了。按道家功讲,神气合一就是结婴儿之后了。结婴儿、结婴儿以后要婴儿出窍,婴儿就是神和气,哪有真婴儿呀!没有。气功书上都说结婴儿,男儿怀个崽,不是真怀个崽,就是意念和气的结合,神气不分了。
你念头想那个形象,噢!丹田里面有个小孩盘坐着,脑袋泥丸宫里有个小孩盘个腿,那是意识加给的形象,本来是无形之气。不是只我这样讲,好多大气功家们,如五柳派的气功家也都这样讲。没有真正的婴儿,就是神气合一了。道家功讲神气合一,佛家功不讲。智能功讲神气并重的练法.开始是神念气,神观气、神入气中或神在气中,最后一步就是神气合一,书上是这样写的,实际后边还有功夫在。
“神合气",练至此阶段,神与气已融为一个整体而分不出彼此。但尚未达到极细微的相合,各种超常功能都相继开发出来。